马克思主义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通知公告  学院新闻  师资队伍  党建园地  规章制度  学术交流  下载专区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共探乡村振兴密码,青春助力强国建设
2025-04-21 17:03 马院 

为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4月19日,思政课教师王素珍老师带领2024级计算机应用技术2班学生前往南谯区井楠村,开展“共探乡村振兴密码,青春助力强国建设”主题实践教学活动。

活动当天,在老师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先后参观了井楠村乡村电影院、党群服务中心、茶文化馆、施集镇党性教育馆以及井楠名宿等教学点。第一站来到了乡村电影院,同学们观看了井楠村宣传片,同时王老师给大家讲述了井楠村的发展历程、发展特色、成就及未来发展前景等。第二站到达党群服务中心,井楠村工作人员介绍了井楠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党总支作用,推行“两提三比”工作法,通过提形象、提干劲,比作为、比智谋、比奉献,全面改进村干部工作作风。通过“两提三比”工作法,井楠村党组织战斗堡垒更加坚强,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乡村治理更加和谐。尤其是井楠村创新“一杯茶”治理模式,打造王帮龙帮你调解室,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站来到了井楠村茶文化馆。井楠村是皖东闻名的茶乡,茶文化历史悠久,以茶而兴。近几年来,井楠村不断探索挖掘本地特色茶文化,将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统筹发展,打造出南谯特色“茶名片”。工作人员王珊详细介绍了井楠村坚持“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发展路径,茶叶生产成为本地的特色支柱产业,使全村实现了“从一片叶子,到孕育一个茶村、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跨越式发展。此外,当地不仅将乡村振兴与“茶产业”有机融合,还创造性地将“茶”文化引入到基层治理工作中,探索创新‘一杯茶’工作法,形成了茶乡基层治理的新“枫”景。

第四站来到施集镇党性教育馆,场馆共设新思想、永传承、谋发展、守初心四个板块。从革命战争时期老一辈英雄们的英勇奋斗,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艰苦创业,再到新时代的伟大征程,每一个历史阶段都被生动地呈现。馆内还单独设有专门的茶文化专区和本地村企联建项目专区,同学们在接受党性教育、感悟红色精神的同时,在这里还了解了井楠茶产业的发展史。

最后一站,大家参观当地特色“井楠茗宿”,王老师详细给同学们讲述了“井楠茗宿”的由来。一业兴,百业旺,素有‘皖东茶乡’之称的井楠村,依托茶产业,凭借着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开发旅游,通过党建引领,乡企联建,引进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源,有效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经改造和升级,打造了“文旅+农户+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的发展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当地村民共同致富,村民们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井楠村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以生态为基底、以产业为引擎、以改革为动力的特色发展路径。该模式通过激活闲置资源、深化农旅融合、创新治理机制,实现了从“空壳村”到“网红村”的蝶变,人民生活也越来越幸福。同时也激发出他们服务社会、助力乡村振兴的热情和动力,大家纷纷表示,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将勇担强农兴农时代使命,为乡村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王素珍

复审:张家莉

终审:孔 金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电话:0550-3854715  地址:滁州市丰乐大道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