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
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A档)

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赴吴敬梓纪念馆,探寻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15 阅读次数: 【关闭】

4月12日,思政课教师陈从洋老师带领2024级电子商务4班的同学们,前往全椒吴敬梓纪念馆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此次校外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同学们从历史文化遗产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探寻其在新时代的独特价值。

前期筹备:知识储备,筑牢实践根基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陈从洋老师专门安排一节课,组织全班同学围绕“吴敬梓与儒林文化”展开学习交流。课堂上,同学们积极踊跃,不仅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工具,广泛搜集吴敬梓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等资料,还热烈讨论《儒林外史》背后的思想内涵与时代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仅对吴敬梓这位文学巨匠有了初步的认识,更激发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次校外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同时,陈从洋老师还组织同学们制定详细的参观计划,包括参观路线、重点学习内容、问题预设等,让同学们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带着思考走进纪念馆,确保参观过程有的放矢。

实地探访:沉浸体验,感受文化魅力

活动当天,同学们怀着兴奋与期待的心情,登上前往全椒的大巴。一路上,大家讨论着即将参观的吴敬梓纪念馆,交流着之前所了解到的知识,车厢内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抵达纪念馆后,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吴敬梓的文学世界。跟随讲解员(陈从洋老师)的脚步,在生平事迹展厅,同学们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详细了解了吴敬梓的成长经历、科举之路的坎坷以及他创作《儒林外史》的心路历程。在《儒林外史》专题专厅,同学们认真聆听书中鲜活的人物故事,时而驻足凝视,时而低头记录,沉浸在儒林文化的魅力之中。

互动交流:思想碰撞,挖掘当代价值

参观过程中,陈从洋老师适时组织同学们进行现场互动交流。她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吴敬梓笔下的科举制度与当代教育制度有哪些异同?”“儒林文化中的诚信、仁爱等价值观在当代社会如何传承与弘扬?”同学们结合参观所见所闻,积极发言,各抒己见。

有的同学认为,吴敬梓对科举制度的批判,提醒着当代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避免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有的同学则表示,儒林文化中的诚信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依然至关重要,无论是电子商务行业还是其他领域,诚信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通过交流讨论,同学们对儒林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其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活动总结:主题升华,凝聚前行力量

参观结束后,陈从洋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总结分享。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儒林文化的独特魅力。陈从洋老师也作了总结发言,并鼓励同学们将此次活动的所学所思所感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成为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集于一身的新时代青年。

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在参观中偶遇了前来瞻仰的吴敬梓后人。这一特殊的相遇,让整个活动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意义。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与吴敬梓后人亲切交流,聆听他们讲述家族传承中的故事,进一步感受到了“吴学”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活动结束后,大家怀着万分荣幸的心情,与吴敬梓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在此次校外实践活动中,2024级电商4班的同学们积极配合、严守纪律,陈从洋老师精心组织、积极引导,大家共同见证了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的美好。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拓宽了知识面,更在亲身探寻历史文化遗产中领悟到了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相信这次难忘的“探寻”,将在同学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坚定地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发扬者。

作者:陈从洋

复审:张家莉

终审:孔 金

版权所有 ©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院 | 皖ICP备06012098号 | 校址:安徽滁州丰乐大道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