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学生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与实践的认识,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4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张娟娟带领2024级大数据与会计3班48名学生赴滁州市琅琊区遵阳街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开展以“感悟民主实践,厚植制度自信”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

滁州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是安徽省首个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平台,依托“家室站点”迭代升级,构建了覆盖全市的民意表达网络和民主协商机制。在实践中心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参观了遵阳街区实践点的“一站一亭二区三点”功能布局,包括代表联络站、居民议事亭、宣教区及基层立法联系点等。通过扫描“民生邮筒”二维码、体验数字人大平台等互动环节,学生们直观了解了群众如何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实时提交建议,感受“全天候、零距离”的民意反馈机制。

为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活动特别设置了“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模拟环节。学生分组扮演人大代表、社区居民及基层工作人员,围绕“老旧小区改造”“青少年活动空间规划”等议题展开协商讨论。通过角色带入,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人大代表需兼顾民意收集、政策解读和问题协调的全流程责任。一名参与学生表示:“过去对民主的理解停留在书本上,今天才发现它是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来实现的。”

活动中,思政课教师结合滁州市民生实事票决制、《风景区管理条例》立法协商等典型案例,向学生阐释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具体应用,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体现在选举投票中,更贯穿于社会治理的每个环节,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
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的理解,更感受到基层民主实践的活力与温度。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以数字化赋能、机制化运行的民主实践模式,为青年学子提供了观察国家治理体系的窗口,也为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将滁州地方发展成果转化为思政教育的生动素材,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作者:张娟娟
复审:张家莉
终审:孔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