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跨界融合·文旅赋能“亭城数媒星漫谈”圆桌对话(第二期)活动在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举办。滁州市琅琊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石慧、传媒与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王义利出席。活动由传媒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系书记、主任李雯雯主持。区文化旅游局有关领导和数字媒体系骨干教师等参会。
王义利在致辞中对琅琊区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学院始终坚持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宗旨,在专业人才培养领域深耕不辍。希望通过此次深度交流,能够进一步推动校地合作落地生根,促进人才精准对接、智力资源有效下沉,真正实现创意设计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为琅琊区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助力琅琊区文旅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石慧对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高度肯定了学院在数字媒体、文创设计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她指出,当前琅琊区正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亟需借助高校的创新力量,推动文旅资源实现数字化、年轻化转型。她强调,琅琊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希望与学院围绕IP打造、新媒体传播、数字技术应用等重点方向深化合作,特别是在全域旅游框架下,共同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新场景,让琅琊文旅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在对话交流环节,双方主要围绕“数字叙事与文旅IP的活化之路”“产教融合与未来人才的培育之策”展开深入探讨。琅琊区文化旅游局副局长杜红梅提出,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文旅产业的升级蜕变,迫切需要数字技术的赋能与创新表达,更希望滁职数字媒体系教学团队可以从各个维度协同发展。
与会教师结合专业方向提出了多项具有建设性的合作设想。李雯雯以正在开发中的“醉香香”香氛叙事品牌和亭城二十四节气文创项目为例,希望数媒师生团队可以成为滁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工场”和“技术引擎”,她认为琅琊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后期可以在深度合作过程中通过数字视觉技术打造可视化的文旅名片、以沉浸式交互技术打造可体验的文旅产品、以项目化实践教学,实现高职数媒人才培养与地方服务的双向赋能。在数字叙事子话题讨论中,周勇博士介绍,数字技术能有效“复活”历史记忆,将不可移动的文物、古建转化为可传播、可体验的数字资产,为文旅宣传注入科技动能与创意活力。在文旅IP打造与推广子话题讨论中,王一超博士认为,新媒体时代的消费者对于新IP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可以尝试与一些成熟IP进行合作、联名,通过互动合作缩短接受的过程;骨干教师陈潇潇提到,以“马年”为契机,挖掘明代马政机构“太仆寺”这一文化IP,未来将积极对接琅琊文旅,推动项目落地;赵璇以南湖灯会为例,展示了以市级非遗“古河老柴龙”为灵感设计的IP形象“南南”;王星辰提出以滁州传统美食为切入点,通过IP形象设计实现从美食到文化符号的转型;滕晓琪则建议结合盲盒等年轻化载体,创新经典景区文化传播方式,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圆桌会议结束后,在王义利的陪同下,琅琊区文旅一行至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展厅进行参观交流。石慧认为这些作品是推动琅琊文旅资源年轻化、数字化转化的宝贵创意来源,期待未来能深度合作,将课堂内的创意火花转化为市场认可的文旅产品,让学院的创新力量更直接地赋能琅琊全域旅游发展。
作者:盛梦洁
初审:匡卓凡
复审:李雯雯
终审:王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