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喜迎二十大 滁职这十年】砥砺发展十年路 成果彰显谱新篇

作者:科技处     发布时间:2022-10-14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关闭】

完善制度 工作机制持续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完善学校科技管理与服务制度,明确管理与服务职能权责,有效提高了学校科技与社会服务工作的规范性、成效性和持续性。学校先后制定和修订了《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研究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和《学术委员会章程》等多项制度与工作流程,引导和激励学校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教”“研”融合,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完善科技管理与服务制度,为学校科技和社会服务不断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加强学术委员会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建设,加强科技管理岗位的执纪监督主体责任,坚决抵制和杜绝在项目评审、经费使用、成果奖励、专利申请、职评服务等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做到警钟长鸣,端正学术风气,严肃学术纪律。

加强引导 成果多样不断发展

这十年,学校鼓励和支持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到“多样”。近五年来,共立项各类纵向科研项目615项,科研成果较为丰硕且多样。发表论文15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0部。2018年论文数位居全国同类高校第20位,省内第1位。知识产权成果尤为突出,授权专利858件(其中发明61件、实用新型590件、外观设计207件),2019年、2020年我校发明专利分别居全国第43位、第55位,省内第3位、第2位。专利数与在校生数之比达1.53%,是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标准(0.2%)的7.5倍。2019年,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张信群教授联合企业主持制定的“冲模耐磨板第1部分:A型”国家标准获批;信息工程学院武斌副教授申报的《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的名优茶叶品质检测技术与应用》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了学校在相关领域的重大突破。

推动转化 科技服务逐步增强

这十年,学校科技与社会服务工作秉承“科研兴校、服务地方”宗旨。积极探索以成果完成人、转化人为分配主体的成果收益分配机制,科技成果转化率逐年递增。近五年来,签署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协议130余项,转化金额200余万元。与百余家企业签署技术咨询、技术研发等横向课题165项,签约经费1700万元。2021年10月,“高校研修网”和“神针高教观察”等教育公众号皆发布了“2021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评价结果排行榜”,学校科研和社会服务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高职院校83位、省内高职院校第2位。

撰稿:肖陆飞

审稿:采国润

终审:李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