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团总支工作考核方案(修订)
为了加强和完善我院团的基层建设,活跃基层团组织,切实发挥团总支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工作秩序,提高团员综合素质,推进我院共青团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团章》有关规定以及院团委的工作安排,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学院团总支考核方案:
一、考核原则:
1.依据要点。围绕上级团组织改革等各项工作要求以及本年度我院团委工作要点,对主要工作进行综合评定,以此制定评价奖励办法,推动全院共青团工作深入开展。
2.量化考核。考核以量化为主,对共青团工作各项内容尽可能量化,以此建立对我院共青团工作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3.实施奖励。进行公开表扬,给予相应奖励,在全院团组织中形成争先进、创先进、学先进的政策导向。
二、考核对象: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各系团总支
三、考核办法:
考核根据互评、基层评议、常规工作考评、领导考评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积分制的考核办法。
(一)团总支间互评10%:年底组织各系团总支书记对本学期(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互相交流,由各团总支书记之间互评。
(二)基层评议15%:由院团委组织该团总支管辖的各团支部发放测评表,各团支部代表结合考核内容对其所属的团总支工作进行评议。
(三)常规工作考评50%:由院团委对照考核办法对团总支的工作进行测评。
(四)领导考评25%:由分管领导、各系党总支书记、相关处室领导根据现场PPT汇报对团总支的工作进行测评。
(五)若出现下列情况,则直接取消优秀团总支评选资格:
1、基层评议不满60分的;
2、学生发生突发事件或重大事故不及时上报的。
附:滁州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团总支工作考核表
(2017年10月修订)
附件: 2017年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团总支工作考核表 |
|
|
|
|
|
|
|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工作简述(逐条介绍,每条150字以内) |
支撑材料目录 |
分值 |
考评分 |
1 |
思想引领 |
1.1 主题教育实践 (10分) |
1.1.1 喜迎十九大,坚定跟党走 |
|
|
29 |
|
1.1.2 学习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 |
|
|
|
1.1.3 建团95周年 |
|
|
|
1.2 日常重点工作(14分) |
1.2.1 青马工程 |
|
|
|
1.2.2 四进四信教育 |
|
|
|
1.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 |
|
|
|
1.2.4 争做“六有”大学生 |
|
|
|
1.2.5 三走 |
|
|
|
1.2.6 6S教室建设 |
|
|
|
1.3 主题团日活动(5分) |
1.3.1主题团日 |
|
|
|
1.3.2主题升旗仪式 |
|
|
|
2 |
组织提升 |
2.1 组织建设 (8分) |
2.1.1 团务工作 |
|
|
20 |
|
2.1.2 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 |
|
|
|
2.1.3 “三会两制一课” |
|
|
|
2.1.4 推优 |
|
|
|
2.2 干部队伍建设(6分) |
2.2.1 团学干部选配、换届 |
|
|
|
2.2.2 团学干部学习 |
|
|
|
2.2.3 团支部书记测评 |
|
|
|
2.3 学生会 (6分) |
2.3.1 学风建设 |
|
|
|
2.3.2 权益维护 |
|
|
|
2.3.3 工作开展 |
|
|
|
3 |
素质拓展 |
3.1校园文化活动(10分) |
3.1.1 积极组织参加活动 |
|
|
35 |
|
3.1.2 开展各种特色活动 |
|
|
|
3.2学生社团 (10分) |
3.2.1 社团数量(含新社团申报) |
|
|
|
3.2.2 社团活动 |
|
|
|
3.2.3 社团参与率 |
|
|
|
3.3青年志愿者 (10分) |
3.3.1 注册志愿者 |
|
|
|
3.3.2 志愿服务基地 |
|
|
|
3.3.3 志愿者活动 |
|
|
|
3.3.4 志愿者服务项目 |
|
|
|
3.4社会实践 (5分) |
3.4.1 方案、总结、策划 |
|
|
|
3.4.2 社会实践报告 |
|
|
|
3.4.3 社会实践参与率 |
|
|
|
4 |
网上团建 |
4.1网站 (3分) |
4.1.1 学院系部网站信息 |
|
|
6 |
|
4.1.2 团委网站信息 |
|
|
|
4.2新媒体 (3分) |
4.2.1 青年之声平台 |
|
|
|
4.2.2 微信、微博 |
|
|
|
5 |
工作质量 |
根据工作计划制定的难易程度及完成情况打分 |
|
|
10 |
|
|
加分项 |
获奖(5分) |
获团中央表彰的每次得2分,获团省委表彰的每次得1分,获团市委表彰每次得0.5分。该项最高累计不超过5分。 |
|
|
|
院外宣传(5分) |
1、市级新闻媒体(电视、报纸)专题报道每次加0.5分,省级每次加1分,国家级每次加2分。该项最高不超过5分。2、网络报道市级每次加0.1分,省级以上每次加0.2分(同一活动被转载的取最高等级媒体计分)。该项最高不超过5分。 |
|
|
|
|
扣分项 |
|
未按照统一要求参加各种大型活动的。每次扣2分,累计不超过10分 |
|
|
|
|
总计 |
|
|
|
|
|
|
说明:1、部分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有“留白”,开展的具体工作较丰富的团总支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添加二级指标或三级指标,并逐条进行“工作简述”。2、工作简述是简要介绍工作开展的成效、成绩、获奖情况、创新点或已颁布、实施的制度、文件等,具体的工作方法和过程在工作总结里体现;3、每项内容中均含有“创新举措”二级指标。各团总支可根据开展相应工作的具体情况,对各自认定为创新的内容进行工作简述。创新举措较多的团总支也可在“创新举措”后自行增加若干三级指标,再逐条对工作进行总结。4、考评分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