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心理疾病中的“躯体化表达”


    作者:学生处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8日 10:52     信息来源:浙江大学心理健康中心网站      阅读次数: 【关闭】

    人的一生中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在表达他们的存在,通过“生病”传达出某种存在的艰辛:有来自生理疾病,也有来自心理疾病,身体出了状况了,往往引起心理上的一系列反应,反之,心理出了问题了,也会引起身体上的一系列反应,二者互为影响。

    在临床中,通常我们会把那些没有器质性病变的躯体症状看似心理情绪问题引起,认为患者的心理情绪问题正在以躯体化症状的方式向我们传达某些信号。

    那么,躯体化的表达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开创躯体化一词的心理学专家Stekel推测引起躯体性失调很可能是某种内在的根深蒂固的神经症导致的,之后的Katon等学者则倾向“躯体化”表达是精神不适的一种现象,它主要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即社会人际关系引起的,通常是个体表达与应付社会、个人烦恼的一种手段。

    1)躯体化症状是一种退行性行为

    心理动力学认为婴幼期由于心理结构尚未充分发展,不能在语言上进行交流,个体对外界的刺激往往会在躯体水平上做出反应。遇到焦虑、恐惧时,个体会形成原始的躯体反应模式,这种反应我们可以理解为儿童的躯体行为语言,好的母亲能很好的理解婴幼的躯体语言,并给于恰到好处的满足;但如果婴幼儿的焦虑、紧张以及需要,长期和严重地没有得到理解和满足,躯体的不适和糟糕的感受会积存下来,虽然随着儿童长大,语言得到很好的发育,但那种前语言期的感受也只能永远留存在潜意识里,每次在遇到挫折和压力时,早先的那种躯体反应就会重现,使患者感受到一种非理智的、神经质的躯体不适和焦虑。

    以此推想,患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个人和社会烦恼或精神症状转化成躯体症状的过程,也许并不确切,有可能它不是简单的情绪转化成躯体症状,而是早年潜抑下来的"器官语言"的激活和重现。儿童的前语言期的躯体不适感和幻想,形成后来躯体化症状的基础。

    2)躯体化症状是一种潜意识的过程。

    一个人把自己内心矛盾或内心冲突转换成内脏或者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形式,从某种程度上,减轻或摆脱对自我的攻击。比如,用以躯体化症状置换内心不愉快的主观感受,减轻因某种原因造成的自责感或者罪恶感的。如“厌学现象”,有些来访者为躲避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考试焦虑,往往会表现出躯体疼痛的症状,一方面也许缓解了对父母的愧疚感,另一方面,在潜意识里也可能表达了对焦虑父母的一种愤怒与攻击。经典的佛洛依德的安娜病例里,患者则为了将那种“伤风败俗”的性冲动及伴随的恐惧、负罪感压抑下去,结果以“癔症性神经症”,以躯体化症状的形式达到了掩盖内心强烈冲突的目的,而这一切都是在潜意识里发生。

    3)躯体化症状也是为了继发性的获益

    如个案里有一位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就诊,半年里,孩子经常喊头痛、头晕,家长四处访医,做了很多检查,都没有发现原因。结果,来到心理机构,在咨询师的仔细询问下,才明白其中原因。原来父母在半年前离婚,孩子判给母亲,父亲必须要很长才能看望孩子一次。而孩子自从头痛后,父亲都会来看孩子,陪孩子玩。咨询师分析,孩子的偶尔头疼,无意间唤起了父亲的关注,孩子通过有意无意反复的躯体症状,以此获得到父亲的关爱。

    诸如借着症状获得好处,个体因此不用上班、学习,避免批评、指责,免除某种责任和义务,寻求别人关注和同情等等,实属非常普遍的现象,不单可以看做是人类在社会生存中获益的方式之一,也可以看似为患者对付心理、社会各方面困难处境或满足自身需求的一种应对方式。(转自浙江大学心理健康中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