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报送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实施方案 职教发〔2015〕40号


作者:教务处     发布时间:2015-12-18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关闭】

职教发〔201540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报送大学生社会责任

教育培养实施方案的报告

省教育厅: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意见》(皖教办〔201547号)有关要求,通过对我院大学生社会责任及其教育培养情况的调查研究、问题梳理和分析综合,制定了《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实施方案》,并自2015级始,在各专业启动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工作。

专此报告。


附件:1.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课程方

  2.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学分认

定办法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51214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皖发〔20109号)有关要求,制定我院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教学改革,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着力提高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组织领导

学院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处室和系部负责人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社会责任教育管理工作。学生处牵头,协调、落实社会责任教育各项具体工作。以各类学生组织为主体成立社会责任教育实践团队,带领广大同学深入开展社会责任教育实践活动。

三、工作形式和目标

通过思政课、专业课等第一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课余文体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和深入社会、企业等组织的第三课堂服务活动,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丰富和深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培养的内涵,用爱国情怀、民族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用崇高理想、远大目标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用集体观念、奉献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用诚实做人、守信办事树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主渠道、校园文化的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思路、提供平台,通过丰富多彩、富有青春气息的活动,让大学生融入社会,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承担民族复兴的伟大责任。

四、主要措施

1.制定《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课程方案》(附件1)和《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学分认定办法》(附件2)。

2.明确以学生处为主要牵头管理部门,教务处、团委和相关部门协助,各系部具体实施的社会责任教育管理系统。

3.学院决定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作为公共必修课程列入2016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学院正在制订“十三五”发展规划,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将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加以实施。

5.学院已获批省教育厅振兴计划“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立项,在建设任务书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建设措施。

五、保障机制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的教育培养,通过教学改革,将突破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的障碍和束缚,改革体制、创新机制,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

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机制。学校将构建更为开放、灵活、实效的社会责任教育培养体系,帮助学生提高对社会责任担当的理性自觉,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教育培养的吸引力、感染力。将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共同建立健全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培养的长效机制,营造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的社会大环境。

2.建立知行统一、理实一体的融合机制。学院将逐步开展社会责任养成系列教育研究,开发社会责任教育培养课程,开展相关技能培训,组建社会责任教育培养专业队伍,为学生提供专业、实用、有效的服务。组织各系部将学生参与社会责任服务活动的情况记入档案。

3.建立部门分工协调,齐抓共管协同机制。学院将把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培养纳入综合改革方案并已列为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加以实施;已出台《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课程方案》并组织各部门分工协调,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培养的良好氛围。

4.足额安排资金确保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各项活动的开展和有关课程的开设,修订学校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各部门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工作的考核。



附件1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课程方案


一、课程性质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是我院高职各专业贯穿在校期间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主要通过对公益活动、慈善活动和志愿者服务的统一管理及每学年一定学时相关讲座课程的开设来实施。修满该课程学分是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

二、课程意义及作用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的教育培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根本保证,是坚持立德树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要求,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着力点和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要素。

三、课程目标

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及在态度上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勇于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四、课程实施方法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活动采取学校统一组织和学生自主组织两种方式进行。

1.为每位学生制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服务记录卡》,以利于学生自主记录、自主提供参加社会责任服务活动的情况,利于组织单位证明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慈善活动和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时段及效果等情况。

2.对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和各系部等部门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中应承担的任务进行合理分工,编制包括社区服务、挂职锻炼、专业服务、义务劳动、文艺体育、慈善活动、志愿服务及公益活动等在内的活动目录。

3.在学生处网站设社会责任教育专栏,及时汇总、发布需求信息,公开信息,接受监督。

4.发挥教育教学主渠道作用,设立具有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指导服务技能提升的公共讲座课程,学生接受培训每学年不少于6学时。

五、课程考核

由系部组织人员根据《大学生社会责任服务记录卡》记录的信息和讲座课程听课情况,按规定对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情况进行评分,并将结果录入学校教务管理系统。














附件2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学分认定办法


一、总体要求

每生的社会责任服务时间合格要求为平均每教学周不少于1小时,每学年累计不少于40小时,其中至少包括15个小时学校组织的社会责任教育活动和6个小时(学时)的讲座课程学习。每学年4月底为其认定一次社会责任教育成绩。

二、学分设置、成绩评价等级和上传

社会责任教育每学年1个学分,每学年认定一次,每学年满40个小时各计1个学分,不足40个小时的,当学年不能获得学分。

每学年认定的总时间≥60小时,认定为优秀;60小时>总时间≥40小时为合格;总时间<40小时,为不合格。

成绩记载通过教务系统进行。教务系统以课程形式为每个专业增加《社会责任教育1》、《社会责任教育2》等,分别视作各学年的一门课程,由系部组织人员通过教务系统录入学生成绩。

三、学分认定依据

1.《大学生社会责任服务记录卡》记录的信息。学生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责任教育活动,相关信息由活动组织部门盖章生效;学生自主组织的活动,应事先持活动方案报经系部、团委或学生处同意后组织,活动组织完毕,经批准部门盖章生效。

学校组织和学生自主组织的社会责任服务活动应至少有三分之一为对校外服务的活动。

26个小时(学时)的讲座课。由承担讲座任务的教师记录学生出勤情况报学生所在系部。

四、认定流程

第一步 由系部组织人员依据《大学生社会责任服务记录卡》记录的时间,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服务时间进行统计。

第二步 由系部组织人员将讲座课得分等值折合为小时,与记录卡记录的总时间累加,作为学生学年社会服务时间。

第三步 每学年认定的总时间记入《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记录卡》,并由系部确认盖章。

学生毕业离校,交回《大学生社会责任服务记录卡》至系部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