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89课:任昉:不以一物还故乡
作者:王冬老师廉洁课     发布时间:2021-10-19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关闭】

王子曰:古代老百姓间就流传着这样的话“千里迢迢来官,为的只是吃和穿”,说的是官员为任一方,大多先为自己打算,在任内先把自己弄得富足起来,离任时个个衣锦还乡,满载而归。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官员的所作所为,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传在口中。可古代官场也有例外,南朝的任昉就是其中一位,他不仅在位为民办事,在任上临终时还给家人留下遗言,告诫“不许以新安一物还都!”,可算是古代浑浊官场中的一股清流了。

任昉(460年--508年),字彦升,小字阿堆,乐安郡博昌(今山东省寿光市)人。南梁著名文学家、方志学家、藏书家,竟陵八友之一。任昉幼年时刻苦好学,才华横溢,知名乡里。十六岁时就出任官职,天监六年(507年)春,出任宁朔将军、新安太守,第二年在任上去世,终年四十九岁。

   天监二年(503年),任昉出任义兴(今宜兴)太守。恰巧义兴在闹灾荒,任昉用自己的俸米熬粥赈济灾民,救活2000多人。由于灾年,因贫困有人生下孩子不养活,任昉严格限令,这与杀人同罪,并给怀孕的妇女供给费用,受到救济的有几千户之多。任昉自己的公田,年产米800余石,他只取其中的五分之一,其余都用来救济乡民。在任期间清正廉洁,自己妻室儿女只能吃粗米饭。任昉从义兴离任时,只有七匹绢、五石米的家当。回到京都时没有衣服可以更换,是镇军将军沈约派人带着衣服去接他的。

在新安太守任上,任昉经常访查四乡。他衣着普通,手持拐杖,带着几名随从,徒步在乡间小道上。遇到百姓申诉,就在路边迅速处理。这样处理政事既清静又省事,官民都感到很便利。

任昉关心民众疾苦,他立下规矩:凡郡内八十岁以上的老者,每年都派遣郡、县属官上门访贫问苦,了解情况,遇有困难,马上解决。新安郡内产有杨梅等山珍,历来每年都要为太守采办一些。任昉看到采办危险很大,就下令停止。老百姓都高兴地说:这真是百余年来没有过的好事呀。很不幸的是,任昉因病在任上去世。临终留下遗言:“不许以新安一物还都!”他的后事也十分简单:杂木为棺,旧衣入殓。办完丧事,他家里除了还有二十石桃花米之外,就别无他物了。

任昉身高七尺五寸,从小聪明灵透,被称赞为悟性如神。四岁能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写文章,自己写出《月仪》,文辞内容都很美。褚彦回曾对其父任遥说:“听说先生有个好儿子,真为你高兴。正所谓有一百不算多,有一个不算少啊。”任昉从此名声更大。十二岁时,他叔叔任晷见到他叫着他的小名说:“阿堆,你是我们家的千里马啊。”任昉对父母兄弟非常孝敬友善,每次侍奉父母的病,夜间从没有脱衣休息过,一开口就流泪,汤药饮食都要先亲口尝一尝。

正因为任昉心系百姓,为民造福,清正廉洁,得到新安全全郡百姓拥戴,他死后老百姓都很悲痛,一起在城南给他立了祠堂,每年按时祭祀他。梁武帝萧衍听到他的死讯时,正在吃西苑绿沉瓜,立时把瓜扔到盘子里,悲痛难禁,当天就为他举哀,哭得很悲痛。追赠太常卿,谥号"敬子"。东海王僧孺曾经评论他,认为“任昉以别人快乐为乐,以别人忧愁而忧,不带家产上任,赢得百姓敬仰回来,不顾贫穷,抛去吝啬的性格,他的行为可以激励当地风俗,他的气节可以教化人伦关系,能让贪婪的人不贪图钱财,让怯懦的人有自立的勇气”。

此外任昉著《地记》252卷,是继陆澄《地理书》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部方志学丛书,这部方志学丛书,对于方志保存有重要意义。任昉对书籍典章无所不读,家虽贫穷,藏书却有上万卷,是梁代三大藏书家之一。据《梁书》记载,任昉藏书有书目,这是史有明文的私人藏书编目的最早记载。

不以一物还故乡,生前自己能坚持,却怕死后后人不能坚守,任昉留下这样斩钉截铁般的遗言,是为了保全自己一生追求的清廉名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