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86课:岳飞:精忠报国浩气传
作者:王冬老师廉洁课     发布时间:2021-09-27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关闭】

王子曰:小时候王子有幸现场听评书大师刘兰芳表演评书《岳飞传》。“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中原父老日夜遥盼的是岳飞岳家军的旌旗,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却杀忠臣图和议,制造莫须有的千古奇冤。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岳飞去世已三十年,遗风余烈,邦人不忘,绘其相而祀者,十室而九。这对这位伟大的爱国英雄而言是最大的慰藉吧。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被称为中兴第一人。

岳飞的爱国之心从来就是火热的,他牢记母亲要其尽忠报国(后传为精忠报国)的教诲,年轻时就不因自己官卑职低而避事,他曾大胆向宋高宗赵构上书数千言,提出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被批小臣越职,非所宜言,且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

   后来,在抗金保国的斗争中,他带领纪律严明的岳家军,屡立战功,虽然个人官职不断上升,但他不以为意,屡次上疏,反对与金国和议,一心北伐收复失地,以直捣黄龙,一雪靖康之国耻为目标,在屡次碰壁后又屡次辞职,触犯了当权的主和派,也触犯了宋高宗赵构的利益,被罗织罪名赐死,终年39岁,死前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宋孝宗继位后被平反,谥岳飞为武穆,宋宁宗时追封为鄂王,宋理宗时改谥忠武。葬于西湖畔栖霞岭,岳飞像上高悬“还我河山”四个大字,体现岳飞一生为国的追求,后人袁枚在《谒岳王墓》中写道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岳飞不仅在维护国家的斗争中展现其武功韬略,他还能严守气节,做到生活简朴,比如他全家均穿粗布衣衫,妻子李氏有次穿了件绸衣,岳飞说:皇后与众王妃在北方过着艰苦的生活,你既然与我同甘共苦,就不要穿这么好的衣服了。自此李氏终生不穿绫罗。在住房待遇上,宋高宗曾要在杭州为岳飞建豪宅,岳飞辞谢说:北虏未灭,臣何以家为?此外,岳飞不仅乐善好施,而且还经常化私为公,用自己的私家财产去补助军用。史书记载:(岳飞)乐施财,不殖资产,不计生事有无。所得锡赉,率以激犒将士,兵食不给,则资粮于私廪。有一次,岳飞命令部下将自己家宅库里的所有物品,除了皇帝宣赐金器外,全部变卖,交付军匠,造良弓二千张以供军用。战时,南宋对军队犒赏极厚,岳飞从来不取一文,全数分给将士。对有次一名部将贪污赏银,他立斩以儆效尤,体现其治军之严。

  除了自己俭朴淡泊,刻苦励志外,岳飞对子女教育很严。宋时有任子恩例,官员品级越高,子女可享受的官阶越高,次数越多。岳飞勉励儿子们自立勋劳,其子岳云屡立殊勋,岳飞却多次隐瞒不报。为此张浚说:岳侯避宠荣一至此,廉则廉也,然未得为公也!岳飞答道:父之教子,怎可责以近功?又说: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若使臣男受无功之赏,则是臣已不能正己而自治,何以率人乎?他规定军队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损坏庄稼,妨碍农作,买卖不公……斩!因为他赏罚分明从严治军,能做到官兵同心,人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这样的功臣廉臣居然会被下狱赐死,真是千古奇冤!岂不念,疆圻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后世文徵明在《满江红·拂拭残碑》中议论痛快淋漓,将岳飞冤狱的根由在宋高宗赵构之身上彻底点明。

王子小时候,家里吃晚饭前,总是不忘打开收音机边吃边收听《评书联播》节目,每天半小时的评书《岳飞传》《杨家将》等天天都听,在潜移默化中,对忠与奸、廉与贪、好与坏、美与丑、是与非在心中树立了标杆和样板,岳飞就是其中最鲜明的形象。记得在上初一还是初二时候,评书大师刘兰芳曾到滁州剧院现场演出,王子的学校离剧院很近,每个班只分到一张演出票,当班主任举着票问同学们该推举谁去听,全体同学异口同声喊出王子的名字,王子在教室座位上激动的满脸通红,为荣誉而激动,为这些心底透明无私的小伙伴而感动。几十年过去了,老滁州剧院后来被拆除变成了商场,但评书大师刘兰芳现场表演《岳飞传》的情形还似昨日般清晰,这记忆里除了精彩的演出现场,还有对那个年代纯真人情的温暖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