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85课:妻劝夫廉 全家安乐
作者:王冬老师廉洁课     发布时间:2021-09-20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关闭】

王子曰:官员为政清廉与否,首要地是靠官员自律,但是适时的他律亦很重要,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母劝子廉”、“兄劝弟廉”、“妻劝夫廉”、“下劝上廉”的故事,无不体现出身边人及时提醒帮助把关,好言相劝或当头棒喝,对官员及时止错止损,避免滑向贪腐而不能自拔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故而学习古人劝廉的故事,对于今天加强廉政建设仍具有现实意义。

据说古时为了保证君王吃到鱼,特地设置了一个官位,专门负责管理鱼塘。东关临池司马孟宗就是这样的渔官。有一次,因想起妻子爱吃鱼,他就从任职地把腌鱼寄给家乡的妻子。其妻却将鱼如数退回,并附言说:“你做渔官,却把腌鱼寄给我,别人如何看呢?”为此,她三年不吃鱼,司马孟宗深受感动,从此也恪守清廉。

在古代,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的话“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意思是,女人跟了男人成家后,男人就应该为妻子和小家庭安排好物质生活,让妻子衣食无忧,否则女人跟了男人生儿育女,还要操劳家务侍奉老人,却还要忍饥挨饿,嫁汉的意义又何在呢?这个话虽说话糙,但是理一点不糙,点明了男人应该如山,撑起家庭重担,为家庭创造美好生活是男人应尽的义务,如果不能给家人安全和温饱,男人应该是会很羞愧的。一个顾家的男人,不论当多大的官,在外如何威风八面,对待家里亲人,是耍不了官威的,反而应如孺子牛般在家勤勤恳恳,为家人服务,为家人遮风挡雨。从这一点看,司马孟宗是个好汉子,自己吃鱼还能想到妻子,可见夫妻感情不错,用现在的话来说,司马孟宗是个“暖男”。但是问题在于,他给妻子寄腌鱼的举动,在自己这边下属能看到,在家里那边邻居能知道,难免会引起“瓜田李下”的嫌疑,难免会引发不必要的猜疑。好在司马孟宗的妻子是个十分智慧的明白人,更是个不贪图享受的贤惠人,她不像普通女人那般,只看到丈夫对自己的关心,甚或想在亲戚邻居街坊面前显摆一番,反而是洞察到这一举动对丈夫廉洁声誉的不利影响,对丈夫廉洁作风的不利影响,对丈夫品行的不利影响,果断退鱼,并以三年不吃鱼的坚定举动,影响了丈夫,使之认识到自己是否廉洁廉政在妻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以此贤德之举,深刻影响了丈夫在官场坚持为政道德操守。

亲情友情爱情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每个人都会想尽力为亲人友人爱人多付出多奉献多给予,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在涉及官员,特别是涉及到公与私之间关系冲突时,必须有所原则有所敬畏有所遵循,毛泽东同志在处理亲情友情关系遵循三个原则:即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这对我们是很好的示范。

当我们在谈论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时,我们不能否认也不能忽视,还有一股风会影响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这就是“枕边风”,枕边人的“枕边风”对于官员的操守是廉是贪起着关键的作用,这是不容忽视的,因而重视“家庭助廉”应该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各级各类党组织在廉政建设中的着力点,家里多吹清廉之风,社会就多些公平正义,家里多吹勤俭之风,社会就少些奢侈浪费,风气虽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地起作用。

所以作为生活中最亲近的人,家庭成员的廉政安全与家庭幸福生活息息相关。《大学》上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从古至今家庭也成为一个人为社会做贡献的修德之发端。

古人又说:“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家贪戾,一国作乱”。这是修身律人与兴家的经验之谈。不能修身齐家,又怎么能治国平天下?家风连着党风、政风、民风。领导干部家风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领导干部本人的威信,有的也直接关系着领导干部家庭的美满幸福。

再从家庭的视角来看,腐败是影响家庭稳定和家庭生活的重要因素。“一人腐败,全家受罪;一人廉洁,全家幸福。”领导干部家属在生活和工作上给予有力的支持和鼓励,在诱惑出现时给予适当的提醒和督促,既是对爱人最好的关爱,也是对自己家庭最好的保护。

希望官员的家属都学学司马孟宗的妻子,学她当聪明的妻子,当贤德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