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高校服务社会功能,推进高校与社区双向联动,以教育之力赋能社区治理,用实际行动关爱社区儿童健康成长,近日,基础教学部人文素养教研室党员教师创新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成功组织并圆满完成赴滁州龙池社区开展的“高校社区手拉手,暑期关爱暖童心”支教活动。
此次活动不仅是高校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更是在党建引领下,高校与社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一次有益探索,为后续双方更深入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暑期爱心支教对象主要为滁州龙池社区儿童,他们其中大多数父母因暑假忙于上班而无暇照看孩子。为保证孩子们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切实帮助社区家长解决假期教育看管孩子的现实困难,团队成员精心设置课程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模块。
7月18日,教研室主任平燕开启了暑期支教活动的首场课程。结合滁州地方文化和欧阳修的人生经历,平老师通过扎实的专业素养、活泼的教学语言和富有启发性的讨论引导,给孩子们上了一堂题为《芦苇杆与醉翁亭——跟着欧阳修学成长》的课程。孩子们在“荻杆划字”“醉翁之意”的故事中感受欧阳修“一代文宗”的成长历程,沉浸式体悟“六一风神”的人格魅力。

7月29日,胡晓老师给孩子们授课的题目为《〈将相和〉成长智慧课》。孩子们不仅学到“怒发冲冠”“完璧归赵”等历史典故,还从廉颇、蔺相如的故事中领会到“礼之用,和为贵”的中国智慧,这种人生智慧与“滁州有让”的本土文化一脉相承。

8月11日,张锐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中国画和西洋画赏析》课程。通过丰富的画面和深入浅出地讲解,张老师带领孩子们饱览了一场中西绘画的视觉盛宴,共同完成一段难忘的审美之旅。

支教活动全程贯穿“地方文化+人文素养+道德养成+审美提升”理念,在促进社区儿童知识拓展、文化涵养、品格养成和审美提升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创新,受到了龙池社区孩子和家长们的普遍欢迎和肯定。

本次暑期支教活动是继“先锋讲堂”校内义讲的进一步延伸,围绕社区现实需求,贴合社区儿童实际和认知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果。基础教学部人文素养教研室将进一步推进党建和教学深度融合,不断深化校地协同联动,创新社会实践教学,更好发挥人文素养类课程服务功能。
供稿:熊顺喜
初审:平燕
复审:刘 杰
终审:薛天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