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之窗 >> 正文
一体化推进: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基本遵循

作者:职研所转载     发布时间:2018-06-22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关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是分职业教育和培训两条线实施,而是一体化推进,构建职业教育和培训相结合这一完备的体系,至少具备五个方面的功能。


一是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载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精髓。新时代,新要求,必须构建新格局,促进新融合,打造新载体,健全新机制。以办学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法人化、机构设置标准化、政策支持平等化为导向,构建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办学的新格局。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整合点,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融合。以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为治本之策,在积极推行企业独资办学的同时,推行股份制办学,让企业以合资、合作方式参与办学,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打造产教融合的新载体。推行股份制办学,混合所有制是必然选择。改变目前主要在学校二级教学单位实施混合所有制办学且收效不明显的做法,在学校层面积极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做到主体对等,投入明晰,责权明确,治理有效。以参与学校治理、参与师资队伍建设、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参与教育培训服务供给、参与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参与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参与在岗员工培训等为切入点,引导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健全现行体制下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新机制。


二是推行德技并修、知行合一育人机制的阵地。德技并修、知行合一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魂。职业教育和培训肩负着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德才兼备是人才的基本标准。要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形成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育人机制,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德育体系。靠实生活、学习、见习、实习、工作等各环节的育人责任,整合社会、学校、企业、家庭的教育功能,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同向同行、同质同构、协同育人,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是推行学中做、做中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平台。工学结合,学中做、做中学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特色。要将工学结合贯穿教学全过程,突出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模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倡导教学即生产、学习即工作、过程即考核、产品即成绩,突出做中学、做中教,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着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让学生接受货真价实的职业教育。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把学校建在企业中,教室建在工厂里,前校后厂、前厂后校,校中有厂、厂中有校,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相衔接,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让学生身临教室即车间、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员工的情境,看到入口即出口、入学即入职、学习即工作、毕业即就业的希望,增强活力,增强吸引力,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四是推行各类教育相互通融的“立交桥”。各类教育相互融通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要适应学习型社会发展要求,适应终身学习需要,适应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改变学历资历分离倾向,创新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对等认证、转换的标准、机制,建立新的国家资格资历认证制度,实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互认,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教育互认,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互认,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互认,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互认。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加非全日制、非学历职业教育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中的比重,发挥非正规、非正式教育的功能,通过工学交替、双元制、学徒制、半工半读、远程教育等各种灵活学习方式为所有劳动者提供终身学习机会,使劳动者能够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多次选择、多种方式灵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实现在教育领域之内、在职业教育和工作领域之间的顺畅转换,使职业教育和培训成为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五是推行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纽带。职业教育和培训新体系必须具有国际视野,是职业教育和培训国际化的纽带。既能“引进来”,又能“走出去”。“引进来”就是要引资源,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智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伙伴,推动一批中外院校和企业结对联合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引项目,鼓励职业院校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引模式,学习国外先进办学模式;引资金,加强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和交流。“走出去”就是要与世界各国职业教育进行对话、对接,与世界分享中国经验和发展成果,让学校“走出去”、教师“走出去”、学生“走出去”,使中国经验“走出去”、中国方案“走出去”。


注:图文来自网络   版权属于原作者